江北禹王廟位于重慶江北區魚嘴鎮中街,始建于清代,作為長江岸邊水陸重鎮的魚嘴,不但街市繁華,各種廟宇也林立其間。魚嘴老街上原有五座較大的廟宇:張王廟、禹王廟、岳王廟、佛祖廟和萬壽宮,它們被民間稱為“上豐都”。抗戰期間曾作為中山女子中學的辦學場地,新成立后,一直被糧站使用而得以留存。如今,傳說中的“銅鐘、錫匾、黃荊梁、峽石欄柵”等鎮殿四寶已不見,但宏大的建筑體量以及廟門門額上的精美石刻,仍顯示出它曾經的氣派。
禹王廟為兩層建筑,坐南向北,面闊25米,進深118.2米,建筑面積約4570.6平方米,占地面積約9184.8平方米。禹王廟內設有戲樓,保存基本完好,梁、架、柱基本存在。禹王廟被糧站使用后,戲樓便成了民居,兩側由青磚砌成,表面白色粉刷。廟內其余建筑為糧站倉庫,共10處,樣式及風格統一,均為條石作為基礎,墻體白色抹面,兩坡屋頂,小青瓦屋面。
2008年,禹王廟大門門額上的石灰壁脫落,裸露出一部分石刻人物造像,雕刻精美,造像保存完好,這是禹王廟的精華所在。石刻人物造像露出后,陸陸續續有很多人來拍照考察。2011年,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公布魚嘴禹王廟為江北區文物保護單位。
江北禹王廟地址
重慶市江北區魚嘴鎮中街上排紅衛路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