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高清一区,99在线热播精品免费,福利视频美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欧美视频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以下簡稱《通知》)精神,為了進一步做好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結合我省實際,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第1張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第2張

一、加強領導,增加投入,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對國家和歷史負責的高度,從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城鄉建設規劃。要建立健全文化遺產保護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以保障和監督各地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落實。省政府成立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各市、縣(市、區)政府也要成立相應的文化遺產保護協調機構。

各級政府要將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根據本地文化遺產的數量、規模、現狀和財力狀況,安排相應的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經費。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二、加大執法力度,使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

省政府有關部門要配合省人大常委會抓緊制定《遼寧省文物保護條例》。各地要根據本地實際,制定文化遺產保護地方法規、規章。各級公安、城建、規劃、工商、國土資源、宗教、旅游、文化(文物)、環保、海關等部門要密切配合,依法嚴厲打擊盜掘、盜竊、倒賣、走私文物和破壞文物本體及其歷史風貌等違法犯罪行為。

加強對文物流通市場的調控和監督管理,規范文物市場秩序,嚴格把握文物流通市場的準入條件,規范文物經營和民間收藏文物行為。嚴格執行文物商店銷售文物、文物拍賣企業拍賣文物的審核備案制度和文物出入境審查監管制度,防止珍貴文物流失。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省發展改革委、省建設廳要會同省文化廳等有關部門,制定并落實基本建設項目審批、核準和備案制度,防止發生建設、開采工程破壞文化遺產的事件。認真貫徹《遼寧省文物勘探管理辦法》等法規和規章,凡涉及文化遺產保護的建設工程,必須依法在項目批準前征得文物行政部門的同意,文物部門對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區域進行文物調查、勘探和發掘后,建設單位方可進行施工。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三、做好基礎工作,確保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可持續發展

加強文化遺產資源調查研究,開展全省文物普查及長城、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專項調查,依法登記、建檔;全省6處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政府,要在2007年底前完成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規劃要有計劃逐年編制完成;盡快啟動“大遺址保護”工程。

要做好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各地也要增加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十一五”期間全面完成文物博物館系統風險等級單位的安全防范設施建設,全面提高文化遺產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水平。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有計劃地對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進行崗位培訓,積極引進我省緊缺的文化遺產保護專業人才,全面提高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第3張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四、高度重視博物館建設,努力提高展覽水平和服務質量

全面推進國有博物館建設和設施改造。到“十一五”末,實現每個省轄市都有一座現代化、功能齊全的博物館。扶持和發展民辦、私營博物館,優先發展民俗、工業、科技、自然等具有民族和行業特色的博物館。

加強館藏文物的保護和安全管理,落實藏品丟失、損毀責任追究制。整合全省館藏資源,加強館際交流合作。發揮博物館“宣傳展示、服務社會”的職能,更新服務理念,轉變辦展方式,體現“以人為本”,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堅持向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減、免費開放,全面提高各級博物館展覽水平和服務質量。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落實各項保護措施

認真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在2008年底前基本完成,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系。按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要求,做好國家級名錄的遴選申報工作,并建立省、市、縣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列入名錄的項目,編制詳盡的保護規劃,落實保護措施。著重做好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工作。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珍貴、稀有實物、資料,要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由有關單位盡快征集、收藏和保護。

建立科學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機制。制定獎勵辦法,鼓勵和支持代表作傳承人(團體)開展傳習活動,確保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生態區域的保護,在傳統文化特色鮮明、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社區、鄉村,開展創建民間傳統文化之鄉的活動。

六、加強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的保護,努力打造具有遼寧特色的文化品牌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進一步做好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村鎮、優秀近現代建筑等文化遺產的申報、評定及保護范圍的劃定工作。省建設廳要會同省文化廳研究制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優秀近現代建筑的申報、評定及管理辦法;已經確定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方政府要認真組織編制保護規劃,明確保護范圍,落實保護措施。對涉及歷史文化街區、優秀近現代建筑的建設項目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審批,對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優秀近現代建筑的布局、歷史風貌造成破壞的,應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在城鎮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中,妥善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充分發揮文化遺產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強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七、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逐步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使文化遺產保護深入人心,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各市、縣(市、區)政府,特別是世界遺產所在地政府要精心組織每年的“文化遺產日”各項活動,舉辦主題鮮明、扎實有效的紀念和慶祝活動。各新聞媒體要加強對文化遺產的宣傳,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要結合對各類破壞文化遺產案件的曝光和剖析,提高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逐步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社會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