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位于北京西城區天寧寺前街甲3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間,當時叫“光林寺”,隋代時稱“宏業寺”,唐代時稱“天王寺”。遼代時,因古契丹人信奉佛教,在燕京大規模修建了天王寺。金代時,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華門里,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修建得更為輝煌,并改名為“大萬安寺”。在元初,該寺隨豪華的金中都毀于兵火,但唯舍利塔尚存。明初時明成祖下旨重修該寺,重修時改名“天寧寺”。明正德、嘉靖年間和清乾隆年間都曾重修。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1988年1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層須彌座之上為磚雕仿木斗拱承托塔臺和雕有一周護欄的平座,平座上雕刻的纏枝蓮、寶相花等紋飾姿態各異、細膩精美、典雅娟秀。平座之上是三層巨大的仰蓮瓣,以承托巨大的塔身。仰蓮瓣原為鐵質,每月初八寺僧在其中注油,點燃三百六十盞燈以供佛祖。每當此時,燈光將塔身照得通明,與天上星月相映生輝。遠近百姓聚眾觀燈,飛火流螢,共同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塔身為八角形,第一層塔身較高,正面朝南,為全部塔身雕飾的重點。八角為八個突出的半圓形立柱,與塔身連為一體。在立柱上面浮雕有一上一下、龍首相對、張牙舞爪、吞云吐霧盤旋的蛟龍。古龍的威武氣勢,顯示出古代工匠們高超的技藝水平。
塔身的雕像是按《圓覺經》布置的圓覺道場,塔的建筑和裝飾處理是按《華嚴經》經義設計的象征大日如來的“華藏世界”,兩者結合,顯示出遼代尊崇華嚴宗,融合顯教密教的佛教特點。整座塔身上的浮雕工藝精湛,造型優美,手法細膩,人物栩栩如生。只可惜,歷經時代風雨的侵蝕,這些浮雕大都殘損嚴重,但它仍不失為中國佛塔雕塑藝術中的經典之作。
天寧寺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天寧寺前街甲3號